19155240332
沥青造粒机代加工_抗车辙剂造粒机代加工
沥青造粒机代加工概述
沥青造粒机代加工是专业厂商依托先进的双螺杆挤出机组、密炼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,为客户定制生产沥青改性颗粒的服务。沥青作为传统道路材料,通过添加SBS、SBR、橡胶粉等改性剂,可显著提升其耐高温性、抗车辙性、耐老化性及与矿料的粘附性,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、机场跑道、防水工程等场景。代加工服务能帮助客户解决“无设备、无技术、产能不足”的问题,快速切入沥青改性制品市场或提升产能,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。
沥青改性颗粒定制代加工
以基质沥青(如70#重交沥青、90#道路沥青)为基础原料,添加SBS(苯乙烯-丁二烯-苯乙烯嵌段共聚物)、SBR(丁苯橡胶)、橡胶粉(废旧轮胎粉)、PE(聚乙烯)等改性剂,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混炼、密炼机分散均匀,再经冷却切粒制成改性沥青颗粒。改性剂含量可根据需求调整(如SBS改性剂占比3%-8%),适用于道路建设(如重交通路面、交叉路口)、防水工程(如屋顶防水、停车场)等场景,提升沥青的高温稳定性(软化点≥70℃)和低温抗裂性(脆点≤-15℃)。
处理回收的旧沥青路面材料(RAP,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)、废旧沥青卷材、废弃沥青涂料等,经分拣(去除金属、砂石、杂质)、破碎(粒径≤50mm)、加热(160-180℃)、搅拌(添加新沥青或再生剂,如SBS、稳定剂),与新料按比例混合(新料占比30%-70%),通过双阶挤出机(密炼+双螺杆)充分塑化,去除水分和异味,再生颗粒性能接近全新料(针入度保持率≥80%、延度≥15cm),适用于环保要求高的场景,如再生沥青路面、低成本防水工程,助力资源循环利用。
在改性或再生沥青颗粒基础上,添加特殊功能助剂,拓展其应用场景:
抗车辙颗粒:添加抗车辙剂(如PR PLAST.S、DTPE-M),提升颗粒的抗车辙性能(动稳定度≥3000次/mm),适用于重载交通路段(如高速公路、货运专线);
高粘高弹颗粒:添加高粘改性剂(如SBS+增粘树脂)、弹性体(如EVA),提升颗粒的粘附性(与花岗岩矿料的粘附性≥4级)和弹性(弹性恢复率≥85%),适用于山区道路(如弯道、坡道)、机场跑道;
彩色沥青颗粒:添加氧化铁红、氧化铁黄、炭黑等颜料,制成红色、黄色、黑色等彩色颗粒,适用于景观道路(如公园步道、景区道路)、人行道,提升道路美观性。
设备先进性保障
代加工厂商采用国际领先的双螺杆挤出机组(如锥形同向双螺杆,长径比可达48:1)、密炼双阶造粒生产线,具备高精度温度控制(±1℃)、精准计量系统(误差≤±0.5%)和全自动化生产功能。例如,双螺杆的高剪切力可使沥青与改性剂充分混炼,避免改性剂团聚;密炼机可提前将原料混合均匀,提升后续挤出效率,确保产品质量稳定。配方与工艺专业性
代加工厂商拥有资深橡塑材料研发团队(平均行业经验超10年),熟悉沥青的分子结构与改性特性(如沥青的针入度、软化点、延度指标),能根据客户需求快速调整配方(如调整改性剂与沥青的比例、添加抗剥落剂)。同时,掌握密炼-双螺杆挤出、水环切粒、风冷切粒等先进工艺,确保物料充分塑化、分散均匀,避免颗粒出现黑点、粘连、离析等缺陷,提升产品性能一致性。质量控制标准化
代加工厂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(如ISO 9001认证、ISO 14001认证),从原料入厂检验(基质沥青的针入度≥60(100g,5s,25℃)、软化点≥45℃、延度≥100cm;改性剂的纯度≥99%、粒度≤0.1mm)、生产过程监控(温度160-180℃、转速30-50转/分钟、混炼时间5-8分钟、真空排气压力≤-0.08MPa)到成品出厂检测(改性剂含量≥3%、颗粒尺寸2-4mm、熔体流动速率≤10g/10min),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国家标准(如JTGF40-2004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》)或企业标准。例如,每批次颗粒需检测针入度、软化点、延度、熔体流动速率,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。